新年伊始,化妝品原料又迎來漲聲一片。
3月4日,#多種工業原料漲價#話題沖上微博熱搜,截至發稿,在微博上相關話題已有1737萬次閱讀,討論上千次。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,2021年2月,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,化妝品常用原料,如乙二醇、乙醇、1,4-丁二醇都是此次漲價的主角,其中,漲幅最大的是1,4-丁二醇,一個月內價格翻了一番。
據品觀APP不完全統計,這是自2017年以來,化妝品原料行業迎來的第5次原料漲價潮。隨著新條例的實施,此次漲價潮產生的多米諾效應,從上游傳導到整個行業供應鏈,影響更深遠。
化妝品原料整體上調5%以上,最高漲幅118%
化妝品原料漲價的風從年前吹到年后,節后歸來,靴子落地。
“很多基礎大宗化學品都漲價了,漲幅都相當明顯。”一位上游原料供應企業負責人如是表示。有原料企業相關人員在朋友圈發文,“由于原材料價格暴漲,請各上級客戶下單前先詢價”。與此同時,各企業也開始接連發布漲價通知函,如,2月20日泉州市天澤化工有限公司發函稱,受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及其他因素影響,乳液價格上調1000元一噸,鈦白粉價格上調1500元一噸。
生意社數據監測也顯示,2021年2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,化工版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75種,其中漲幅5%以上的商品共54種,占該版塊被監測商品數的58.7%。其中,涉及化妝品行業的漲價原料有9種
從表格可以看出,今年單品調價幅度最低的是乙醇,每噸上漲了87.5元;調價幅度最多的是1,4-丁二醇,每噸上漲了16025元,以117.83%的漲幅位列整個化工原料漲跌榜第一名。事實上,去年化妝品原料也曾有過兩次漲價行為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7年至2020年,化妝品原料至少出現了4次漲價潮。今年已經是過去5年第5次大規模漲價了。
從漲幅上看,每次漲價潮中,各原料的平均漲幅保持在兩位數,只有去年4月,無紡布漲幅達到了2900%,創5次漲價潮中漲價幅度之最。但這種高漲幅僅出現了一次,在其余四次漲價潮中,并無無紡布的身影。這種“異常”是因為疫情之下口罩需求量增大。
從原料上看,甘油、硅油、鈦白粉、丙二醇在價格上的調整頻次相對較高,出現了兩次。此次漲價幅度最大的1,4-丁二醇,則是漲價潮中首次出現的原料。
(本文摘自化妝品觀察公眾號,由護膚品加工廠家整理發布,如有侵權,請聯系編者刪除)